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第一期)在广西南宁市顺利开班

更新:2025-10-20 10
分类: 学院动态

        2025年10月20日上午,由自治区乡村振兴外资项目发展中心主办、广西师范大学承办、桂林银行协办的高素质农民培育项目——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第一期)在广西南宁市开班。中国乡村振兴发展中心主任、二级研究员、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黄承伟,自治区农业农村厅党组成员、自治区乡村振兴外资项目发展中心(自治区乡村振兴信息中心)主任邓妙宏,原国务院参事、乐平基金会理事长、友成企业家乡村发展基金会副理事长汤敏,广西师范大学党委副书记黄文韬,桂林银行党委委员、副行长、工会主席范军民应邀出席开班仪式。来自广西各地市的50名家庭农场主、种养大户及农民合作社带头人、农业社会化服务主体带头人、村集体经济组织负责人等,作为首期学员参与培训。


        黄承伟主任在开班致辞中指出,此次培训班突破单一部门办班传统,是促进多方联建乡村振兴智库新平台增强精准服务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能力的创新举措之一。他强调,培训的核心是创新探索长效机制,并非“结业即止”;后续将持续为学员优质创业项目搭建资源对接桥梁,助力持续巩固拓展金融帮扶成果,强化帮扶产业全链条金融精准服务,深化乡村富民产业金融服务;此举既能为学员创业注入动力,也能推动其带动群众共富,实现培训成果向乡村振兴实践效能转化,为探索优化联农带农金融支持模式、提升乡村建设金融服务水平提供重要参考。

        邓妙宏主任作开班动员讲话。他结合乡村振兴新形势与学员发展需求,提出三点核心意见和四点学习要求。他表示,“十四五”收官、“十五五”将启,各级对乡村振兴支持力度大,学员需学用政策、抓金融机遇破融资难题,紧跟智慧农业趋势,以工业化思维、市场化逻辑推动产业从“卖原料”向“卖产品、卖服务”升级,探索绿色品牌与文旅融合路径。同时,他希望学员成为“田秀才”“土专家”“新农人”“经纪人”“数字农人”;并要求学员培训期间潜心学习、积极交流、学以致用、严守纪律,保障学习成效。

        黄文韬副书记代表承办方致辞,他围绕历史沿革、办学规模、内涵发展以及办学特色等方面介绍了近年来广西师范大学改革发展的基本情况,以及近年来学校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中的创新模式与实践成效;重点阐述了加快构建高校支撑乡村振兴的科研创新体系。他表示,本次培训课程经过精心设计,既涵盖政策理论知识,又紧密结合基层实践需求,力求让学员既能“吃透”政策,又能“用好”方法;此次承办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人才培训班,是学校加快构建重大需求导向、项目任务带动、平台资源共享、学科优势互补的高校乡村振兴科研服务机制的又一重要实践,也彰显了高校服务地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责任与担当。

        本次培训为期7天,采用“理论+实践+分组讨论”的教学模式,课程设置科学完备,内容涵盖乡村振兴政策解读、数字化技能农业应用、现代农业发展模式及其科技创新策略等内容。期间,培训班将组织学员前往南宁典型智慧农业实践基地开展现场教学,让学员近距离感受智慧农业发展成果,实现理论学习与实践应用的有机结合。通过学习,学员们将进一步深化对中央一号文件和乡村振兴政策的理解与运用,确保培训实效,助力学员成长为乡村振兴的“领头雁”,为加快乡村全面振兴和农业强区建设注入新活力。